返回顶部
欢迎光临浙江省地理学会官方网站

高考地理综合题的价值取向、命题特点与复习对策

时间:2014-05-28来源:《教学月刊》杂志作者:张兴平浏览次数:228

编者按:本文发表于《教学月刊》,201303(人大复印资料201401)

  近年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的题型和分值十分稳定,由客观题(选择题)和主观题(综合题)两部分构成,满分100分。从近三年的考生答题情况看,地理综合题看似“普通”,但得分情况却很不乐观,难度系均低于0.5(详见下表统计),成为考生失分的“重灾区”之一。为此,如何提高地理综合题的得分率已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共同关心的一个研究课题、一个令人头痛难题。本文通过对高考地理综合题设计的价值取向和命题特点的分析,期望能探寻到提高考生综合题得分率的有效复习策略。

  

一、高考地理综合题设计的价值取向

  从总体上看,高考地理试题的设计,力求体现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从宏观层面上看,地理试题的设计期望能考查出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形成状况,较明显地反映出以下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

1.关注考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形成状况

  地理学科能力要素主要由空间定位能力、空间分布格局的觉察能力、地理特征的分析比较与概括能力、地理过程的简单预测与合理想象能力、地理因果关系分析与推理能力、地理事象的判断与评价能力等构成。为此,近年的高考试题命制十分注重对考生学科能力形成状况的考查,尤其是综合题的命制显得更加突出。其命题方式大多为:创设问题情境(多用地理图像语言)→围绕主题设问(并列式或递进式)→运用核心知识和能力作答。

  

【例1】(2012年浙江文综卷36题)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图1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2为该国铁矿石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构成图,图3为图1中①—③三地的气候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地的地理分布,评价其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

(2)说明①、③两地的多雨季节并分析其成因。

(3)比较②地和③地水资源的异同点。

  本题以“澳大利亚西部区域”为空间背境,采用并列式设问,侧重考查考生的空间思维和综合思维,要求考生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维对澳大利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作出正确判断与分析。

  第(1)题侧重考查信息的处理与分析能力、空间分布格局的觉察能力。从图1中可以看出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地集中在西澳大利亚州的中西部,从图2中可以看出其出口的目的地主要是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综合图1、2信息,则可得出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有:铁矿资源丰富,分布集中;矿山接近大型矿石输出港;距离东亚市场较近。

  第(2)题主要考查地理特征的分析比较与概括能力、地理因果关系分析与推理能力。根据图3信息,可以归纳出①地夏季降水集中,③地冬季降水集中。再结合图1的空间位置特点,运用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可以分析得出其形成原因应是①地夏季从亚洲吹来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后转向为西北季风,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为其带来降水;③地冬季来自海洋的西风为其带来降水。

  第(3)题重在考查地理信息的处理与分析能力、地理特征的分析比较与概括能力。从图1中可以得出②、③两地的相同点是都有丰富的地下水;结合图1、3信息,则可归纳出②、③两地水资源的不同点是②地水资源总量比③地少,地表水终年缺乏;③地地表水较丰富,集中在冬季。

2.关注考生基本的地理方法的掌握状况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对学生地理方法的形成提出了以下目标:一是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搜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二是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基本技能;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并且在学业评价中提出了以下建议:“对地理科学方法掌握的评价,应重点了解学生对地理观察、区域分析与综合、地理比较等常用地理研究方法的领悟、掌握状况和运用水平。其评价标准:一是评价学生是否了解地理方法运用的步骤、要领;二是评价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正确的地理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近年浙江省的高考地理试题对“基本的地理方法”的考查已有较好的体现,“收集地理信息→整理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提出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已成为地理试题解答的思维主线,地理观察、区域分析与综合、地理比较等常用的地理研究方法也不时地出现在综合试题的价值取向之中。

  如例1中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地的地理分布”的地理观察,对“①、③两地的多雨季节、②地和③地水资源状况”的地理比较与区域综合分析。在所有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则较好地体现了对考生“地理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处理”方法的考查。

3.关注考生地理观点的形成状况

  中学地理教学在培养学生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和基本地理方法的同时,更高的目标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包括人地协调观、空间观念、因地制宜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等。

  地理试题命制在一定程度上关注考生能否体会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应用价值,是否具有地理审美情趣与鉴赏力,是否初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否初步形成了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是否初步具有了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责任感,是否养成了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行为规范等。

  从近年高考试题的形式看,地理观念的考查很少在试题中直接出现,多以隐性方法进行渗透。试题设计一般通过对“某一区域环境中某项人类活动”的分析,折射出对考生否形成了正确的地理观点

  例如,2010年浙江文综卷36(3)题,要求考生对“热带雨林地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作出正确的判断;2011年浙江文综卷37(3)题,要求考生回答“你认为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2012年第37题第(2)小题,以深圳市的产业转移为案例,让考生从环境承载力和交通运输的角度考虑合理的转移方案,引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发展观。

4.关注考生地理问题探究方法或思维的形成状况

  “提供新知识,创设新情境,考查考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这一命题方式在近年高考试题中时有出现。如2009年浙江文综卷第37题的“区位商”、2010年浙江文综卷第37题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系”、2012年浙江文综卷第37题的“海油陆采”等,均是考生在中学地理学习中从未接触过的全新地理知识,要求考生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得到问题的解决。

  地理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和研究,作出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地理探究学习旨在引导学生能根据问题情境,提出各种假设、搜集整理多种资料、分析验证假设、表达交流探究结果。这种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等各种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的命题价值取向,已成为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地理试题的一大“亮点”,要求考生在真实、复杂、开放的问题情境中,积极参与探究,实现“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这一探究学习的思维过程。

【例2】(11年浙江文综卷36题)图4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表1为图4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4

  

(1)圣劳伦斯河是世界上水位最稳定的河流之一,说明其原因。比较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2)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

(3)蒙特利尔港是加拿大重要的小麦输出港,简要分析其形成条件。

  本题在具有地理综合题的一般特征——以区域为载体,归纳地理特征(水文特征、雪带分布特点)、探析地理成因(水位稳定、雪带分布)、明析地理原理(小麦输出港区位)之外,还创设了一个充满诱惑力的探究性问题情境——五大湖地区的“雪带”分布,以“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这一探究学习过程为问题设计的主线,考查考生的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和探究地理问题的思维过程。

  第(2)题的解答,首先要求考生在区域分布图中发现一个现实问题“雪带分布不平衡:分布在湖的东、南岸”,然后运用探究问题的思维方式来寻找其形成的原因:提出假设——可能是这些区域降雪量偏多,可能是这些区域有特殊的积雪堆积条件;若是降水量偏多,那么这些地方应该是空气中有较多的水汽含量,并具备空气上升的条件;若是积雪不易溶化,则应具备地势高或背阴的条件。验证假设——综合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得出结论:五大湖地区冬季多西风和西北风;冷空气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暖空气上升(在迎风坡有地形抬升作用),水汽凝结形成降雪,出现雪带。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本题顺利解答的关键,取决于考生面对新情境、新问题时,是否具备不畏困难的探究精神以及科学严谨的探究思维。

  类似的新情境、新问题的考题在2012年的高考试题中也有出现,如37题的第(1)小题要求考生运用新材料和区域分布图(图5)简析“海油陆采”一般在什么自然条件下进行。

材料  胜利油田在渤海采取“海油陆采”的方式开采石油,即建设自海岸线向海中延伸的入海道路。在入海道路的末端建设人工岛,并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这种开采方式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图5 

  很多考生面对这一问题时,感觉束手无策。其实,该题的命题意图十分明显,主要考查考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地理信息的有效获取与解读)和地理问题的探究思维。文本材料已明确告知考生“海油陆采”的两个要求:建设入海道路与人工岛;图像信息也隐约告知考生海上油田与陆地的位置关系。若能把握这两个关键点,就不难得到“海油陆采”的自然条件应是:石油资源靠近陆地;浅海;潮汐和波浪等影响较小。

二、高考地理综合题的命题特点

  如果我们对近三年浙江高考文科综合的地理综合题作一个微观的比较分析(见下表),不难发现其试题设计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以区域为载体入题,淡化识记要求,凸现原理性知识的应用考查

  地理综合题在区域选择上重在考虑区域特征是否鲜明,能否找到相关系统地理原理的落脚点。一方面,在空间定位不为难考生,力求让大部分考生能上手做题;另一方面,在问题设置上主要追求知识的广度而不是深度,淡化对区域具体知识的识记要求,突出区域内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原理性知识的分析应用:描述与阐述地理分布(规律),归纳与比较地理特征,分析与探究地理成因,探讨与评价人类活动等。

2.方向的选择侧重遍平化,凸现主干知识、核心能力和基本方法的考查

  一般而言,以区域为载体的地理综合题设问方向的选择有两种常用的方式。一是以区域主导要素为中心入题,采用“递进式”设问,即几个问题紧紧围绕某一主题由浅入深进行“剥笋式”的追问;二是以区域主要特征为中心入题,采用“并列式”设问,即几个问题与区域内的主要地理特征相关,各问题之间没有太多的关联,体现对知识广度的要求。从近三年浙江高考综合题的形式看,多倾向于知识、能力的遍平化,力求凸现地理主干知识、核心能力和基本方法的考查。

3.信息的呈现趋向多样化与简明化,凸现对提取与分析信息能力的考查

  从近三年浙江高考综合题信息呈现的方式看,多样化与简明化特征十分明显。一方面,除常规的区域示意图之外、往往配以能反映区域内自然或人文要素特点的多种形式统计图或统计表,或者配以地理原理的示意图和文字材料,要求考生能将多样的信息有机地整合来思考、分析、解决相关的地理问题;另一方面,尽力删减与设问无关的干扰信息,追求信息呈现的简明化,减少考生的阅读和取舍信息所化费的时间,提高解题的有效时间。这一特点也传统给考生一个明确的信号,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与分析必须十分重视试题中出现的符号、数据、文字等有效信息,否则就会答非所问,或丢三落四,从而造成严重的失分现象。如,2011年浙江高考文综36题图中的7m、75m两个数据、37题图中的图例(土地利用类型)等信息对获取正确答案至关重要。

4.问题的设计趋向单一性与小切口,凸现对具体地理要素及关联性的考查

  近年高考综合题中小题的设问有两个明显的趋向:一是切口变小,指向更具体的地理要素,并关注要素间的关联性分析。如2012年36题第(2)问,要求考生关注的不是两地宏观的气候特征,而是要求考生观察更小切口的降水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能分析不同区域大气环流对降水的影响。二是对某些问题作出了行为动词或外加条件的限制,使设问更具单一性,避免考生“模式化”答题或“惯性化”作答。如2012年文综36、37题的6个设问均对考生的答题行为作出了明确的要求:“描述、评价、说明、分析、比较、简析、判断”,而37题的第(2)问还对考生设置了问题思考的的方向性限制:“从环境承载力和运输条件角度考虑,判断深圳市转出企业应转至何地并说明理由。”

三、提升地理综合题得分率的复习对策

  针对上述分析中得到的高考综合题设计的价值取向和命题特点,若能在复习教学中处理好以下的教与学的环节,则能较好地提升考生的地理综合题得分率。

1.把握区域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提高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以“能力立意”的高考地理综合题设计重点关注的是地理学科的两大特点:区域性与综合性,侧重考查考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重视对区域分析与综合方法的训练。对于某一区域而言,需要较好地把握区域的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规律、空间结构、空间联系等,以提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例如,复习南欧(地中海沿岸)地区时,可以按以下区域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加以把握。


图6 南欧地区

①了解地理位置与分布:即明确它在哪里?——纬度位置(40°N附近)、海陆位置(三面临海,南靠地中海)。

②认清地理事物的特征:即观察并归纳区域主要地理事物的特征——山地为主的地形(高大的阿尔卑斯山系)、冬温湿、夏干热的地中海气候……

③理解地理因果关系:即探究区域内地理特征的形成原因,搞清楚“它为什么在那里?”——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隆起形成高大的阿尔卑斯山系;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冬温湿、夏干热的地中海气候等。

④理解地理事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即从时间的角度把握地理过程——古地中海(沉积地层)→板块挤压运动(地壳活动剧烈、岩浆活动)→地中海缩小与阿尔卑斯山系隆起(褶皱山系、多火山地震、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等。

⑤理解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即分析区域内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明析某一要素对空间中其它地理特征存在所起到的作用——如巴尔干半岛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与地中海的关系(古地中海形成了可溶性的石灰岩,地中海气候满足了降水条件)。

⑥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即辩证认识人类活动与区域环境特征的关系,特别是要探究怎样使某一地理要素有利于自然环境和人类——如充分利用地中海气候的特点(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发展地中海农业(花卉、蔬菜、园艺)、旅游业等特色产业。

2.区域与系统有机结合,选择特征区域进行综合思考

  以区域为载体的高考综合题在区域空间选择上有两个指向比较明显,一是区域内具有鲜明的地理特征,二是与社会热点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在考查方向选择上也往往考虑两个指向,一是区域突出的地理特征(区域地理学习内容);二是能承载地理原理的典型地理要素(系统地理原理性知识的应用)。为此,在考前的综合复习阶段,若能将区域与系统有机结合,选择特征区域进行综合思考,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功效。

  首先,依据区域特征的鲜明性和社会热点的关联性框定你认为高考可能重点关注的区域(见如图7的样式)。区域范围大小的确定需要合适(不宜过大或过小),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大部分考生能够正确的判断,二是能承载试题分值所需要的地理要素。


图7

  其次,从系统地理的角度选择综合思考的方向,主要考虑区域内突出的自然或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在本区域中可以说明地理原理的典型案例。如图7中的A区域(美国西部地区),其地形和气候的分布特征,可以承载分析“地形、洋流对气候的影响”这一原理性知识;而“硅谷”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既反映了这一区域的世界性地位,又可以落脚高科技产业布局的区位要求。

  第三,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梳理区域内主要地理要素的空间联系。如图7中的E区域,可以选择以“气候”为中心进行如图8所示的主题式综合思考:


图8

  从地理(纬度、海陆)位置和大气环流角度可以正确认识澳大利亚东部和新西兰的宏观气候分布;从洋流和地形分布可以正确理解澳大利亚东部和新西兰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从气候分布入手可以正确理解该区域的自然景观的分布特色(澳大利亚的半环状景观和新西兰的温带草原)和河流水文特征;综合各自然要素特点和人类活动可以正确理解区域产业布局的特征(澳大利亚东部人口城市分布特点和混合农业的发展,新西兰的畜牧业发展等)。

  四,选择主导地理要素,进一步探究区域内普遍规律中的特殊地理现象的发生。如图7 E区域中澳大利亚东北部特殊的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信风、地形、暖流等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如图9为新西兰北岛西部某地的气候统计资料,具有终年温和多雨的总体特征,但还是存在较为明显的季节差异性(冬季降水更丰富)。此时,则需要对其成因作出更为细仔的分析:观察图像信息中降水量与气温的关系,分析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冬季(6-8月)气温低,区域内气压梯度大,西风更强盛,带来丰沛降水。”


图9

3.依据设问指向,有效提取与分析信息,针对性地组织答案

  从近年考生回答综合题的总体情况看,答不全、超答或答非所问等是造成失分严重的主要表现,究其原因,除少数考生没有真正掌握分析问题所必备的知识、能力和方法之外,更多的是审题不到位,没有领悟命题者的意图而造成回答问题的方向性偏差,或者简单套用答题模式按惯性思维作答,或者是不能有效地提取材料信息而自圆其说,等等。

  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说明》对考生提出了明确的能力要求: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这一能力要求基本上是按考生解决地理问题的常规思维过程而提出的,绝大部教师和学生也是按这一能力要求开展复习教学与解题训练。

  笔者发现这一常规的复习教学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一是考生受无关信息的干扰较多,造成在审题上化费的时间偏多;二是对问题指向的把握不够精确,造成答题不全或无的放矢。若能将解题的思维过程作出适当的调整,“从问题指向入手,直奔问题解决”则能较好地弥补上述提到的“两个弊端”,有效提升答案组织的针对性。其操作方法为:粗读整题、了解主题→提取设问、明确方向→调运知识、检索信息→推理分析、针对作答。

【例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环境影响费用=氮素渗漏损失费+渗漏水对环境影响费。

(1)依据图10中棉花种植的自然区位,推测棉花的生长习性。

(2)根据材料1及图11、图12,分析说明过度灌溉棉田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本题为2011学年绍兴市高三质量调测卷中的一道综合题,看似简单的问题,考生的得分情况却很不理想。第(1)得零分的考生不少,其失分的主要原因是缺失了“推测”这一问题的指向要求。在考生所答的第(2)题答案中,60%以上的有“土壤(地)次生盐碱(渍)化”这一答案,说明考生在答题的思维过程中无视设问的前置限制条件“根据材料1及图11、图12”。类似的失分现象在考生中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如果运用“从问题指向入手,直奔问题解决”的解题方法,则能较好地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粗读整题,了解主题:本题考查的主题是“干旱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取设问,明确方向:1)题是“依据自然区位推测棉花生长习性,(2)题是“根据3则材料说明过度灌溉带来的不利影响”。

   调运知识、检索信息(1)题调运知识:自然区位主要是气候、地形、水源、土壤;从图10中则可对应地检索到的棉花种植的区位信息有干旱、太阳辐射强、沙质地表、临近河流等:(2)题检索出材料1、图11、图12分别是指环境影响费用、皮棉产量、总氮淋失量。

   推理分析、针对作答:(1)题经过图13所示的推理分析,可以针对性地回答出“该地区气候干旱,说明棉花耐旱;该地区日照时间长而且强烈,说明棉花喜光;棉花分布区以沙质土壤为主,土质疏松,说明棉花喜疏松土壤;棉花分布在河流附近,说明棉花生长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水量。”(2)题则可依据3则材料所反映的主题对其不利影响作出初步的判断:环境影响费用增大、皮棉产量下降、总氮淋失量增多,然后按“分析说明”的要求进行针对作答:“图11说明过度灌溉棉田,棉花产量反而下降,影响经济效益;图12说明灌溉水量越大,土壤中的氮元素的淋失量会加大;根据材料1,氮元素淋失量越大,土壤越贫瘠,含氮元素的水污染河道越严重,恢复与治理环境的费用会大大增加。”


图13

【例4】 图14海港城市基隆年降水量在3200毫米以上,年降水日数为214天,素有中国“雨港”之称。根据图文资料,分别简述基隆冬、夏半年都多雨的原因。


 图14

参考答案:冬半年:水汽充足;盛行东北风,因山地抬升,故多(地形)雨。夏半年:气温高,(受地形影响)盛行上升气流,故多(对流)雨。

  本题是2012年海南高考地理卷中一道综合题,难度较大,需要考生具有良好知识储备、敏锐的信息察觉能力和严密的探究思维。特别是夏半年多雨原因的回答,易受惯性思维的影响错答成“位于湿润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而多雨(地形雨)。”如果考生能运用“从问题指向入手,直奔问题解决”的解题方法,就不难得出其正确的答案。

  本题的问题指向是要求考生分析得出基隆多冬雨和夏雨的原因;需要调运的知识是影响降水的因子:气温、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地形起伏、洋流分布);从图14中检索出的对应信息(25Nº、等高线)说明基隆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一个沿海盆地;经过推理分析可以得出问题的正确答案:冬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北季风(西北季风逐渐右偏而成)影响,水气充足(海洋的增温增湿),受地形抬升而多雨;夏季该地区受来自太平洋湿热的东南季风影响,但基隆地处东南季风背风坡的山间盆地之中,气温高,易形成上升气流而多雨(对流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