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欢迎光临浙江省地理学会官方网站

浙江省地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在临海举行

时间:2017-11-20来源:浙江省地理学会作者:张兴平浏览次数:130

20171118日,浙江省地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在临海市台州学院临海校区举行。参加代表大会有来自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台州学院、浙江财经大学、温州大学、绍兴文理学院等高校、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全省各市教研室及各地中学的会员代表100名左右。会议安排了杨小平教授等七位专家分别做学术和教研报告,分上半场和下半场举行。

上半场首先由我会第十二届副理事长、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杨小平教授做题为“阿拉善高原巴丹吉林沙漠地区年均蒸发量新估算及沙漠高大沙丘形成初探”的学术报告。杨小平教授首先介绍了朱震达、沈玉昌、赵松乔等著名浙江籍学者对中国干旱区和沙漠的开创性贡献,具体从巴丹吉林沙漠沙区蒸发量的新估算入手,分析了巴丹吉林沙漠环境演变,对高大沙丘成因进行了探讨,最后得出“巴丹吉林沙漠水面年蒸发约1000mm、陆面约100mm,我国西北沙漠地区约在30ka20-18ka时期出现过较湿润的地表环境;我国北方沙区总体上在全新世早、中期时较湿润,晚期又转干;沙丘下伏基岩形态起伏、气候的干湿交替、沙源的多源性等因素共同促成了沙漠高大沙丘的形成”等结论。杨小平教授通过遥感影像及模拟分析图片给大家展示了神奇的沙漠湖泊与环境的变迁,分析高大沙丘形成原因,使与会者深受启发,仿佛也随着报告进行了一场沙漠环境演变的时空穿梭。


 杨小平教授作报告

 紧接着由我会第十二届副理事长、浙江外国语学院副校长张环宙做题为“世遗时代大运河文化价值保护与传承的若干思考”。张环宙教授从大运河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入手,分别从大运河文化带本质出发,分析大运河文化带的三个典型特征、五大需要直面的问题,并提出保护与传承大运河文化价值的若干建议。美轮美奂的运河图片,让与会代表随着张环宙教授的报告畅游了千年古运河。该项研究成果获得了省委书记车俊,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副省长成岳冲也对该文作了批示。


 张环宙教授做报告

来自宁波大学的高超教授做了题为“淮河流域旱涝灾害研究”的报告。高超教授首先介绍了淮河流域的研究背景、通过翔实的数据对旱涝时空特征进行林分析,并分析了未来情景,得出“淮河流域1470-2017年气候由偏湿变为偏旱,发生旱涝灾害周期不断减小;流域中下游及流域西北地区发生干旱频率有所增加;干流以北地区洪涝发生频率有所减少,沂沭泗地区受旱涝灾害  影响较小,未旱涝灾害发生频率可能增加”。高超教授的报告改变了大家对淮河流域旱涝灾害的惯性思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高超教授做报告

来自浙江师范大学地理和环境科学学院的桑广书教授做了题为“陕西靖边波浪谷地貌特征与成因”的报告。桑广书教授首先介绍了陕西靖边波浪谷的地理位置,通过照片展示了波浪谷地貌形态主要有陡崖、峭壁、浑圆岩丘、凹槽、顺坡沟槽、深切谷地、盲谷、一线天等,地貌特点主要表现为红色砂岩陡崖坡地和深切型谷地,符合丹霞地貌特征。最后从地质基础、下伏地貌、流水侵蚀、冻融侵蚀、重力侵蚀、物理风化和风蚀等方面分析了波浪谷的成因。


 桑广书教授做报告

下半场首先由台州学院经贸管理学院李跃军教授做题为“‘旅游资源错位现象’与‘旅游资源诅咒’辨析”的报告。李跃军教授首先从旅游资源错位现象及其原因入手,对“旅游错位现象”推论到“旅游资源诅咒”的逻辑进行了思考,对“旅游资源诅咒论”进行了验证分析,提出了“旅游资源错位现象”与“旅游资源诅咒”的应对政策。

接下来由台州市教育局教研员牟哲富老师做题为“基于理解的‘逆向设计’”。牟老师首先从预期教学结果确定,思考如何确定是否实现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提出通过“逆向设计”,对教学效果进行不断评估,从学生角度出发来完善教学设计,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由我会第十二届副理事长、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回浦中学校长李小冬老师做题为“例谈地理核心素养之实践力”的报告。李小冬老师首先从地理实践力的内涵和意义、国家对实践活动的重视,结合实际考察案例,从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方面对地理实践活动进行了梳理,最后对地理实践对价值进行了总结。

通过七场报告,与会代表领略了七位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地理学科的最新动态,对各自教学和科研工作很有启发,也促进了学会会员会上会下的学术交流。
    会议上,本次年会承办方台州学院和明年年会承办方浙江外国语学院举行了会旗交接仪式。期待明年在浙江外国语学院与各位相遇。

(责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