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欢迎光临浙江省地理学会官方网站

著名边疆地理学家严德一教授

时间:2016-01-08来源:地理学与国土研究作者:张兴平浏览次数:139

浙江地理学八十年巡礼大师系列

  

严德一(1908~1991),中国地理学家。1908年生于江苏省泰兴县严徐庄。少年时期就读于上海南洋中学。1929年考入中央大学地理系,1933年毕业。此后相继在中央大学地理系,交通部公路处,浙江大学史地系,浙江师范学院地理系,杭州大学地理系供职任教。自50年代开始,长期担任杭州大学地理系主任,历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浙江省科协委员

  

  

 工作简历

 1908年,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县,少年时期就读于上海南洋中学。

 1929年—1933年,南京中央大学地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1934年—1936年,参加中央大学云南地理考察团,赴西南边疆考察,同行有黄国璋、费思孟、王德基等,考察团一行经香港、广东、广西,出国境,取道滇越铁路,从河口进入云南。

 1937年—1939年,卢沟桥事变后,受重庆原交通部委派,进入云南保山滇缅公路总工程处,担任公路线路的勘察设计工作。

 1940年—1942年,参加青海资源利用、澜沧江航运与滇缅公路水陆衔接联运调查队工作;1941年又参加中印公路勘测队,担任地理专员;重返内迁重庆中央大学,从事教学工作,主讲地学通论、边疆地理等课程。

 1943年—1946年,协助胡焕庸教授筹办”中西文新疆图集展销会”,收集边疆地理文献,并研究新疆至印度交通路线,为另辟一条西北国际通道提供资源。

 1947年—1949年,经浙大校长竺可桢的推荐,赴美国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进修,开展合作研究;1949年初回国后,继续在浙江大学史地系、地理系任教,直至杭州解放。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受命创建和领导浙江师范学院地理系,并兼任教学工作,任省地理学会理事长一直到1991年3月。

 1958年—1987年,浙江师范学院并入杭州大学,续续担任地理系主任。一生呕心教育事业,培植了大量的地理人才,为国家地理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991年3月15日,严德一逝世,享年83岁。

 初访西南

     从南京中央大学地理系刚毕业,年仅25岁  的严德一,立即走上长期的野外考察的征途。他曾经游历过山东泰山、崂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进行地理野外实习,考察了那里的岩石与地貌;他也曾到过曲  阜、青岛、济南,去鉴赏那里丰富的名胜古迹;他还利用外出机会,西去山西、陕西、登恒、华二岳;又从南京出发,沿公路考察皖、黔、滇、川数省。可以说,大   半个中国到处留下过他的足迹。1934年的云南西双版纳之行。他和同行费思孟、黄国璋、王德基,经香港,广东、广西,出国境,取道滇越铁路,从河口进入云南。尔后,自昆明沿南驿道,直奔西双版纳。

  年轻地理学家被眼前出现的奇异的热带风光惊呆了,他立即着手进行野外调查工作,他发现,这里是中国最大的一块热带资源宝库。在原始热带森林里,树木种类繁多,珍禽异兽无数。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居住着傣、哈尼、佤、拉祜等10多个少数民族,他们还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云南归来后,严德一先生根据收集的大量资料,写成“普思沿边——云南新定垦殖区”论文,在全国第一次详细地介绍了普(洱)思(茅)沿边地区,即西双版纳地区历史、地理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情况,为云南省选定新垦区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科学依据。

 严先生的云南之行,使他对中国西南边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他今后在较长的时间里进行大规模西南考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勘查设计

 参与边陲通道的开拓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烽火燃遍全国。时过不久,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踏进了中国东半壁大好河山。中国政府从南京迁都重庆。为了获得国际援助,支援前线,中国   政府急需开辟西南通道,自缅甸方向运进救援物资。就在这时,严德一先生以其野外考察之长和丰富的西南边疆地理学知识,走进了原交通部公路处的大门,到云南  保山滇缅公路总工程处,担任公路线路的勘查设计工作。

 勘察过程

  那是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年。严先生走马上任,在云南西南边境地区,巡视滇缅水陆联运,西越怒江,至潞西(芒市)和畹町。经调查研究,他提出将滇缅边境驮运路线衔接起来,转运抗战外援物资以至昆明,再转运前线的可行方案。为了取得更详细的实际资料,1940年,他参加了青海资源利用、澜沧江航运与滇缅公路水陆衔接联运调查队。他还独自纵越青海高原和横断山地的长途而艰辛的考察。行程绕青海湖北岸入柴达木盆地,越昆仑山口骑涉黄河源头,翻巴颜喀拉山口(海拔5000米),渡通天河至玉树,转昌都过云南桥,登上澜沧江、怒江分水岭背,沿玉曲走廓,再东翻越梅里雪山口(海拔5000米),   下澜沧留索过江,经德钦走金沙江岸,直抵云南丽江大理。在大理短暂休息,又独自一人从昆明取道川滇东路,经宣威、威宁、毕节、泸州等地回重庆。一路上步骑   兼程,翻越雪山峡谷,渡涉急流险滩,途经人烟稀少地区,长途风餐露宿,在一次过草地路上,连行数日不见村寨,随身食物已经不济,只好打杀野牛食肉度日,历  尽艰难险阻,环行西北和西南川、滇、陕、甘、青、康、黔7省,总计行程5000多公里,为时10个月。

  长期的野外工作,使严先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他撰写了“万尺高原上的交通路线考察”、“青海高原的地理剖面”、“横断山脉中之气候蠡测”、“柴达木屯垦问题”等   论文,都分别发表在有关刊物上。后来,集编成《边疆地理调查实录》一书,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发行。这些成果翔实记载了有关青、川、藏、滇交接地区地貌、  气候、植被景观和民情习俗情况,填补了这个地理上神秘区域的空白,为开拓中国边疆的交通事业和边疆地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印公路勘测

  1941年,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战火,南侵东南亚,马六甲海峡以西的缅甸仰光,即将成为死港,滇缅公路不复成为中国西南出海的国际交通路线。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国民党政府为确保美英援助军需物资入口,亟谋找一条连接印度港口—铁路的新途径。这时,年仅30出头的严德一,翻阅了大量中外资料,加上他对康、滇、藏的实地考察,提出自川西南经西藏,连接印度东北角铁路的线路方案。交通部采纳了严德一所提建议。中印公路测勘队组建,指派严德一为勘测队地理专员,负责研究线路所经地区的山川形势和民俗经济等项目内容。

 中印公路勘测是以前西康省西昌(今四川西昌市)为  东端起点,西端终点在印度东北边疆的萨地亚或利多,然后衔接铁路或水路,联络印度洋孟加拉湾北岸印度的加尔各答及孟加拉国吉大港。为选择合理线路,当时兵   分两路。北路向西北溯金沙江翻云岭北段至德钦,再经过澜沧江、怒江进西藏察隅抵达印度。严先生随南路队,向西南其宗、崖洼(今岩瓦)进发,穿越“三大峡谷”,经缅甸葡萄,步行达印度东北阿萨姆邦。还要指出的是,原来选定的中印公路勘测终点为印度的萨地亚,经考察发现,萨地亚条件并不理想,遂决定以利多为中印公路的终点。利多位于萨地亚以南100多公里,是印度东北阿萨姆邦的工业区,有铁路直达吉大港海口。1942年3月,考察队历经191天,完成了1460公里中   印公路全线的测勘任务。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中印公路建设并没有付诸实施,然而中印公路的勘测在中国交通史上确是一项伟大的壮举。作为地理专员的严德一先   生,不顾艰难险阻,不辞辛劳,翻山涉水,以其扎实的地理科学知识和熟练的野外工作本领,全面地考察和详细调查沿线的自然地理景观和社会经济状况。严先生为  祖国边疆地理研究所做的贡献永远为人们记取。

 学术成就

揭示横断山脉的奥秘

  横断山脉地处中国西南川、滇、藏毗连地区。从广义上横断山区的范围,即东起大渡河,西迄伊洛瓦底江上游的广大区域;狭义的横断山区,即习称西南金沙江、澜沧江与怒江三大纵谷区,为东经97°—99°与北纬27°—31°之间区域。由于它的地形特殊,环境奇险,气候复杂多样,所以是地球上一个独特的地理区域之一。据中外有关史籍文献记载,近百年来,最先来到这里进行探险旅行,并留有科学记录的只有法国人罗克斯和英国的植物学家华金栋等。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严德一先后7次   深入横断山脉区进行考察,把山川地势,高下险夷绘成地图,既要平面比较线,又需立体的纵剖面以示坡陡和岭差,还要附记地质地貌和气候植被的说明,行踪路线   有东西横越,有南北纵贯,足迹所到北起青藏高原东南缘,南迄云贵高原西北部,较详细地考察和研究这些地区的地形、气候植被等情况,其时间之长,范围之大,  收获之丰,在中国地理界前辈中实属罕见。

 严先生在实际野外考察中撰写了大量有关横断山地区论文,就是在今天仍有很高的科学和实用价值。严德一30岁  时写了题为《横断山脉气候蠡测》的科学论文。气候蠡测就因当时横断山间未建气象站,没有长期纪录可查,全凭野外亲目所见自然景象之故,所以只好从所学气候  理论知识,加以纵的观察,横的观察,垂直的观察眼前景象,再是口询途人和查前人记载,转而从物候学知识,说明生长季节和两季霜期初终,文中特写高山的花   季,是高原草色和高山鲜艳美景,这是从前人书中得来的。“横断山脉中之气候蠡测”一文是当年严德一对横断山脉地理初步探索的重要成果之一。他运用地理学综合性观点,分析研究本区各种影响气候的因素,并突出阐述山脉之走向布列及其海拔高度对气候的深刻作用,从而为人们揭示了横断山脉区气候变化分布上的三个基本特点:

 1、东西差异:大体上可以澜(沧江)怒(江)分水岭——怒  山、碧罗大山为分野。岭西侧的怒江狭谷和高黎贡山地,因受来自印度洋之西南季风影响,雨泽丰沛,植物树木繁茂,富有印、缅方面湿热多雨的热带亚热带风光;   岭东侧的澜沧江谷地和哈巴雪山、中甸高原一带,则因高山屏蔽,不仅西南季风不能进入,而且东来的太平洋东南季风也很少影响,雨泽稀少,气候较干燥,多高寒  耐旱树木,显示出康滇方面的景色。

 2、南北差异:这种差异在纵列的河谷地带表现得尤其明显。一般情况下,自北而南,气候景色的变递表现为高寒草原-干旱谷地-水稻田带三个地段。

  3、垂直带谱完整典型:在江岭并列相错的横断山脉区,谷底与岭脊之间的高差比较大,多数分水岭山脉的高度,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而河床谷底高度则在1500—2100米之间。加之“三江狭谷”之间的东西平距较小(最短窄处仅有20余公里),高度变化更显悬殊,从而带来的气候和植被景观的更替就很典型。所以,横断山脉区具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气候风光。

 严德一先生还就横断山脉区的地形特征、高山积雪期和雪线高度、山间村落分布和土地利用状况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主要着作

 《云南边疆地理》,商务印书馆,1946年。

 《边疆地理调查实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50年。

  

 相关阅读

http://rwsk.zju.edu.cn/wkdh/ArtistsD.asp?id=60浙江大学文科大会

严德一(1908-1991)

     江苏泰兴人。中国地理学家。193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系。先后在中央大学地理系、交通部公路处、浙江大学史  地系、浙江师范学院地理系、杭州大学地理系任教。1947年至1949年,经竺可桢校长的推荐,赴美国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进修,开展合作研究。1949年   回国后,继续在浙江大学史地系、地理系任教。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受命创建浙江师范学院地理系,并兼任教学工作。1958年至1987年,浙江师  范学院并入杭州大学,继续担任地理系主任。曾兼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浙江省地理学会理事长、浙江省科协委员。主要著作有:《云南边疆地理》,《边疆地理调 查实录》等。

  

 足迹留边陲桃李遍四方──忆严德一教授

来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原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4年第02作者:毛必林